2016年7月30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应届毕业生聂新辉博士为我们棉花课题组师生做了关于“新疆棉花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专题报告。报告中聂新辉博士首先通过一张棉花种植区划图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目前棉花种植主要分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三大棉区。
接下来聂新辉博士通过2015年的数据向我们介绍了中国植棉面积为4818万亩,产量为586万吨,其中新疆棉花种植面积2500多万亩,总产350.3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的62.5%。同时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也是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彩色棉生产基地。新疆特殊的生态条件,为棉花的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而棉花的品种改良和新疆特殊的“密、早、矮、膜”栽培管理模式也使这一种棉花种植区域更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促进棉花产业的发展。但是新疆棉花也面临生产成本高、效益低、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棉区生态结构失衡、棉花的纤维品质呈现下降趋势、大幅度提高单产的难度较大和机采棉皮棉加工技术有待优化等一系列生产问题,亟需合理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聂新辉博士从自己的角度对新疆棉花的生产做了展望,首先棉花资源应该继续向新疆优势棉区集中,提高植棉效益,棉花产业结构需进一步调整,而且品质需向中高端发展,最后应该综合施策降低棉花的成本,只有这样新疆的棉花种植才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继续为我们生产优质棉花。
最后张献龙教授根据新疆棉花的现状对该报告做了五个总结:1、棉花生产应该定位在产量适度,提升品质,提高抗性,不能一味地只追求产量而忽略品质和抗性。过度最求产量,忽视品质,产品不符合用户需求,难以持续发展;2、2500万亩的种植面积对新疆应该是上限,再扩大会带来生态问题,因为新疆水资源匮乏,应该有节制的生产。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棉花面积还需要保持一定面积,但要促进种植模式的改变;3、新疆的总产控制在350万吨的产量比较合适,如果再提高就会用牺牲品质换产量。所以,2500万亩,350万吨这两个数字对新疆棉区的可持续发展可能是合理的;4、种植方式需要改革,中国每年的棉需求量巨大,许多纺织企业从国外进口大量的棉花,而我们自己生产的棉花却在滞销,就是因为在这种种植模式下机械采摘的棉花杂质太多,而多道去杂工序使我们的棉花质量严重受损,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的要求,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这种状况;5、新疆的棉花种植需要轮作和休耕,地膜无法分解,土地盐碱化加重,化肥农药过度使用,连年的耕种已经使土地不堪重负。张献龙教授还提出未来只有围绕提高棉花的抗性,增强品质和稳定产量这一模式,才能增强我们自己棉花的竞争力,促进棉花产业的发展。
撰稿人:王涛 编辑审核:林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