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实验室管理系统入口---- 个人信息填写流程---- 新闻发布流程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棉花团队师生参加第十二届国际黄萎病研讨会

更新时间:2016-10-13 20:25:20点击次数:字号:T|T

黄萎病是一种土传性真菌维管束病害,致病菌为轮枝菌属大丽轮枝菌等多个种。黄萎病菌寄主广泛,受黄萎病影响较大的大田作物主要有棉花、茄子、番茄、向日葵、橄榄和油菜等。黄萎病是影响我国棉花生产的最主要病害,在病重年份能和地区造成棉花减产30%以上甚至绝收。近年来,黄萎病在我国棉花主产区新疆的发病面积和发病程度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际黄萎病研讨会是由国际黄萎病咨询委员会主导的植物黄萎病研究领域规模最大的会议。第一届国际黄萎病研讨会于1971年在英国肯特瓦伊学院召开,以后每3-4年举办一届。106-10日第十二届国际黄萎病研讨会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召开,共有来自2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大会就黄萎病菌的分类鉴定与遗传变异;病原毒性因子与寄主互作;流行病学及病害防控;寄主抗性以及黄萎病的生物防控等五个专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朱龙付教授等棉花团队的3名师生参加了本次大会。朱龙付教授在本次会议上做了题为“Omics provide insights to understand cotton responsive to Verticillium dahliae”的大会主题报告,对棉花团队近年来在棉花抗黄萎病机理的最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张琳和胡琴两位博士研究生分别展示了题为“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of receptor-like protein gene family in cotton and the functions of defending disease”和“An ethylene response-related factor, GbERF1-like, from Gossypium barbadense improves resistance to Verticillium dahliae via activating lignin synthesis”的墙报并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与会代表对棉花团队近年来在棉花抗病机制研究的进展表示了极大兴趣与肯定。会后,棉花团队还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Bart Thomma团队进行了国际合作项目进展的研讨,澳大利亚、希腊和德国等国科学家还表示了与棉花团队未来合作意向。

经国际黄萎病咨询委员会讨论决定推选朱龙付教授为该委员会委员,并由华中农业大学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在中国武汉联合承办第十三届国际黄萎病研讨会。


                                                                                                  供稿人:胡琴     审稿人:朱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