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实验室管理系统入口---- 个人信息填写流程---- 新闻发布流程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陈伟、王茂军畅谈学术之路

更新时间:2017-11-21 13:31:00点击次数:字号:T|T

1121日,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新锐教授陈伟、博士后王茂军受邀参加研究生学术年会系列讲座“2017学术之路”,与200多名研究生分享了自己的学术历程。

2009年,一名叫陈伟的推免生正在为自己选择导师的事困惑不已,罗杰老师关于紫番茄的有趣报告,使迷茫中的他看到自己兴趣所在。进入实验室后,他开始研究代谢组学,学习使用仪器检测物质;学习分析质谱,查阅大量文献、参考不同数据库。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学习,使他达到了做分析化学的初级水平。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结合生物学知识,用GWAS定位关键基因,解析代谢物合成途径,以期未来应用于相关作物品质改良、产量增加。在就任博士后的两年内,他成功建立出代谢物从材料提取到核磁鉴定整个流程的仪器平台,大大提高了代谢物分析的效率。

“服饰的变化反应人类文明的进步”说起,强调了研究棉花的重要性。他表示将长期致力于棉花纤维品质研究,以期提高棉花品质,为中国棉花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王茂军谈到,在他的研究生阶段,主要致力于回答优质长纤维发育的机制是什么和可纺织棉花纤维是如何进行进化和驯化选择得到的这两个问题。他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发现在四倍体棉花纤维发育过程中纤维素合酶基因的“接力赛”模型、棉花纤维发育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基因表达过程中DNA甲基化的动态变化调控棉花纤维发育,最后建立了纤维发育从起始到形成过程中的DNA甲基化和染色质变化的动态模型。他通过对纤维品质和纤维颜色关键基因的研究,推测野生棉纤维中高浓度的ROS水平阻止纤维伸长,使次生壁合成提前,从而导致纤维长度比驯化种短;而对4CL的驯化选择,使该基因下调表达,可能与白色纤维的发育相关。

陈伟,1987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5月留校在植科院工作,长期致力于重要粮食作物代谢组学研究;2006-2015年于华中农业大学生科院本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并获省级博士后学位论文;2015.07 - 2017.04于华中农业大学植科院博士后学习;致力于推动水稻、玉米、麦类作物及其他作物的遗传改良尤其是营养品质的改良。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Nature Genet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Plant Cell等杂志。

王茂军,1988年生,博士,助理研究员。20176月留校做博士后工作,研究方向为棉花基因组学和棉花纤维发育机制。2007-2017年于华中农业大学植植科院本硕博连读,获农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连续三次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5年获校优秀博士论文培植资助计划;2016年获校 “学术希望之星”、 “十大创新创业之星”;2017年获得湖北省第三届“长江学子”优秀毕业生、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GeneticsNucleic Acids ResearchNew Phytologist等杂志发表研究论文6篇,参与发表论文9篇,并负责《Cotton. 2nd》书中基因组测序章节的编写。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院网链接:http://cpst.hzau.edu.cn/info/1058/3182.htm